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承着在社会实践中贯彻“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教师教育学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优秀的精神风貌。
为给予儿童更多的教育关爱,“拳拳红心,小陶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滨州市滨城区新立河公园,分别展开手工小课堂、科学小实验、安全知识宣讲这三个板块的活动。小朋友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并且赋予了作品独特的意义。在“消失的图案——光的折射”这个科学小实验中,通过光的折射原理,小朋友的心里种下了科学的种子。志愿者向活动现场的人们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让人们了解垃圾分类的标准及意义,树立环保意识。“拳拳红心,小陶助力”乡村实践团前往黄河社区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并清扫街道,分发问卷调查访问居民对使用普通话的态度,并根据专业特色随机挑选几名小朋友进行绕口令教学。“拳拳红心,小陶助力”乡村实践团赴惠民县曹家集村开展以“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在学院学生科科长刘俊杰、辅导员叶晓秋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曹家集村,用脚步丈量着乡村的每一寸土地,用双手描绘着乡村的每一处风景。实践团成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了解当地不同群体普通话使用情况和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通过问卷等形式进一步了解了曹家集村的生活情况。另一组进入村内幼儿园进行宣讲活动。实践团成员张晴、刘伟康、王雨祺、许文曦带领小朋友唱跳的歌曲《大王叫我来巡山》让现场气氛活跃,小朋友沉浸其中。王雨祺向小朋友进行防溺水救护知识的宣传、讲解,并与小朋友共同围读小朋友感兴趣的儿歌、绕口令,小朋友都积极参与并有所收获。陈绪琛用航拍机,拍下魏集镇曹贾社区曹家集村全貌,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最后,两组成员于村委会办公室汇合,分享自己的实践收获。
本次活动激发了学生振兴乡村的情怀,增强了责任意识,学习了有关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并增强了积极投入乡村振兴的动力。实践团成员用自己课堂所学,灌以热情和真心,为小朋友上了一堂生动有趣、别开生面的课程。突破传统培养模式,关爱少年儿童成长,助力乡村振兴。


